2024 年终总结

正式成为一名自由 / 独立开发者

Jan 1, 2025
2681
#年终总结#2024#感想

本文最近一次更新于 8 个月前,其中的内容很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https://img13.360buyimg.com/ddimg/jfs/t1/263751/8/6375/156649/6774bc33Fc7c448a1/13855cb0ab43db61.jpg

说来也奇怪,本来年终的这段时间我没有很强烈想要写年终总结的想法,但就在 2024 年的最后一天吃完午饭,我走在路上,就只穿了一件薄外套,感受着穿过楼栋间隔的阳光撒在身上,今年广东的冬天好像尤其不冷。脑海思绪翻涌着,忽然一种想表达的欲望涌了上来,今年对我来说是有些不同,我也的确是应该要写一些什么东西来纪念一下。

在路上的时候我还想着,好像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写年终总结了,结果回到酒店打开博客一看发现也就是间隔了 2023 年的年终总结没写。人啊,在年纪大了之后似乎对于这种没啥记忆点的事物都比较容易忘记 :)

职业转型

之前提过,今年对我来说是有些不同,而这些不同也就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驱动力所在。因此在最开始我想说一下最大的不同。

今年是我完整地脱离传统工作岗位的一年,如果说去年的我因为刚离职,对职业这方面的话题会下意识地有些回避的话,今年的我已经可以坦率承认:我就是一名自由 / 独立开发者,我能够在脱离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外,独立地创造价值,并做出一些人们需要的东西。

今年六月份,我加入了一个小型的「创业」团队,我们一起做了一个项目,拿到了我们在区块链的第一笔空投,小赚了一笔。这一桶金,也成为了我之前那句话的底气。

非常感谢我的爱人在这段时间内给予我的理解与支持,即使在我的家人也对我产生了质疑的情况下,依然相信并支持着我。

技术

今年在技术深度上的提升并不多,主要是脱离了传统的工作岗位后,写代码不再是我每天的主要工作了,深入研究代码原理的机会少了,反而是遇见了一些之前未接触过的新技术,还好,我本人没有对于技术的深度或广度有明显偏好,只是一如既往地对技术抱有热忱。

值得说道的一点技术是我自学了 OpenCL,并且用它实现了一个寻找 Solana 虚荣地址的工具,相比官方的 solana-keygen grind 在性能上有了几十倍的提升。这个工具我做完了之后就开源了,一开始也并没有想它会为我创造什么收益,没想到随着 star 的数量越来越多,两个有定制需求的用户也找上了我,这倒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另外就是我最喜欢的 SolidStart 框架终于发布了正式版,虽然相比我之前使用的版本引入了不少 breaking changes,最大的一点是底层的 web server 部分变成了由 vinxi 提供,包括处理部署和编译,但总体来说算是更好用了些。研究了一下他的文档,为博客的适配花了一些时间。我今年的几个前端项目都是用它来搭建的,不出意外后面很长一段时间 SolidStart 都会是我的首选前端框架。

剩下的多是一些与 web3 相关的技术,没有多少深度,不值得拿出来单独说了。

健身

另外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我从六月份开始系统性的健身了。开始的过程并不顺利,我发现每次我的左足内踝下方跑步完之后就疼痛,右足就没问题,但是歇一两天不跑又不疼了。后面找了半天原因才发现其实因为我有轻微的足外翻情况,加上左脚力量弱一些,跑步时发力不均,导致了胫后肌功能出现了问题。后面买了支撑系的跑鞋,跑了一段时间后就没这个问题了。

在开始的三个月里,我的训练方案还是减脂为主(当时肚子上的「游泳圈」还是比较大),大概是先力量训练 20 - 30 分钟,然后开始爬楼 50 分钟,最后再来 120 个卷腹收尾。三个月下来,效果非常不错,眼看着肚子上方的两块腹肌都隐约可见了,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而从 11 月份开始,我的训练方案侧重点放在了增肌上。采用的是五分化训练:周一到周五分别训练背部、肩部、胸部、手臂还有腿部。然后会在肩部和手臂训练的两天加上腹肌训练。每天先跑步热身 8 分钟,然后活动拉伸 5 分钟,40 分钟的力量训练,最后再进行 20 分钟有氧。

同时饮食方面采用 16 + 8,不特意忌口。不过最近两周发现体重没明显变化,我开始加餐了,晚餐后一小时再多吃小半碗燕麦片或者一根香蕉。

生活

今年一共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居住过:青岛、西安、广州。

从 23 年开始就在青岛呆着,所以在青岛呆的时间最久,也是目前呆过最舒服的北方城市(虽然好像我也没呆过几个北方的城市),有山又有海,冬天下雪可以堆雪人,而且因为是海滨城市,空气质量非常好。而且青岛吃的也真不错,虽然都说正宗的鲁菜在青岛吃不到,但有各种新鲜的海鲜呀,好吃的小店(面馆、炸鸡、寿司)也很多。

在西安呆了 4 个多月,一去就明显感觉到空气质量的差距,而且刚到西安的时候正好是旅游旺季,各个旅游景点完全是扎堆的人,体验不是很好,至于吃的东西嘛,羊肉面、烤串店还不错,如果人少的话,我觉得可以一试。另外西安的一些古建筑倒是不少,但感觉只从「古都」这一点来说,游玩体验来说并不如京都,像是大雁塔或者不夜城周围总让我感觉有些过度开发了。

十一的时候,全家一起去顺德玩了一趟,吃到了传说中的「鱼生」,用的是脆肉鲩,口感有些微韧劲、微微甜,不像三文鱼的绵密口感,不过没啥味道,得加调料拌着吃。

从 11 月中旬开始在广州住着了,虽然居住在珠江边,但很可惜是周围并没有什么好逛的地方,周末的时候又因为要回家的缘故,也没有时间去到处逛逛。暂时写不出来多少感受。

娱乐

影视剧方面看得比较少,今年也就看了三十来部,我个人印象较深的有《因果报应》、《边水往事》,可惜边水往事 8 集后就走下坡路了,另外点名两部很垃圾的续集:《白夜破晓》、《庆余年 第二季》,正是因为很喜欢前作,所以看完才感觉像被喂💩一样难受。反之,《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就是一部合格的续集,虽然我个人看来案子设计得不如第一季精致,但至少没有把观众当傻子糊弄。

更多的时间我是花在了看网文上,今年看了 4 本网文:《神秘复苏》、《超级惊悚直播》、《一世之尊》、《十日终焉》,都还不错,硬要排名的话大概是 1 > 3 > 2 > 4。

从《黑神话:悟空》发布之后,我用着 Vega 56 打通了第一轮回,卡得要死,于是我换了一张 4070 Ti SUPER 的显卡开始沉浸式体验风景。可惜我是人菜瘾大,总是卡关,所以花了很久时间才通关。在通关之后,我又玩类似的游戏:《战神:诸神黄昏》、《对马岛之魂》。对比来看,《黑神话:悟空》的战斗系统绝对是这三个里面最流畅的,对战视角锁定、跟随做的非常流畅,加上各种不同的套装搭配打法,很难相信游戏科学推出的第一款游戏就有这样的完成度。

玩游戏给我带来的体验和书影音完全不同,书影音是一种客观的沉浸,后续情节发展不已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而游戏,则是一种主观的沉浸,你所做的各种操作都会有即时的反馈,更像是一场梦,沉浸感更强一些。

结尾

今年我浪费了好多时间在刷 B 站、抖音上面,我觉得这样并不好,短视频刷多了会让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变得浮躁了起来,很多需要静下心去看的书以及影视剧看不下去了,甚至长一点的视频也看不进去,这也是我今年影视剧只看了三十多部的原因,我觉得我需要控制一下了。

短视频可以作为调味剂,但不应该是主菜。


2025,一愿家人朋友平安幸福,二愿健身卓有成效,三愿多多赚钱。

2024 年终总结

https://blog.itswincer.com/posts/2024-year-end-reflection/

作者

Wincer

更新于

Jan 1, 2025

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1. Feb 7, 2023

    2022 年终总结
  2. Mar 31, 2021

    迟来的 2020 年终总结
  3. Sep 10, 2025

    写给 28 岁的自己
  4. May 31, 2023

    离职,三年未满
  5. Feb 10, 2020

    我的学生时代(大学篇)
  6. Jan 1, 2020

    2019 · 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