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 21 岁的自己

Aug 29, 2018
1334
#21#成长#感想

本文最近一次更新于 6 年 3 个月前,其中的内容很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https://ae01.alicdn.com/kf/HTB1m855ae6sK1RjSsrb760bDXXaN.png

人类似乎总是对自己无法掌控的事物有些畏惧,比如时间。我就有些害怕时间的流逝,总觉得去年那篇写给 20 岁的自己的文章还历历在目,如今又到了该写这系列文章的时候了。我很早就开始构思这篇文章该写什么,却直到最近才了有些明确的思路。

去年,我曾对自己说,希望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不为了生存而活,为了自己的热爱」那样真实的活着。所幸我应当是在大部分时候都做到了,因此这一年过得很自在。但怎么说呢,近来关于这个问题我却有些困惑了。

前几天一朋友在群里说他辞职了。

问:为啥啊?这工作不好吗?

答:工作挺好的,划水都能拿 12k。

更奇怪了,又问:划水都能拿这么高,还有啥不满意的?

答:感觉生活没有目的,突然想辞职冷静一下。

当时还不太能理解他的想法,因为在我看来这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工作啊:划水意味着我就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我所喜爱的事情上,但我没有说出口,只是默默听着。他继续说辞职亲戚朋友都反对,但他还是辞了——「迷茫了,每天这么混,不知道该干什么」,他说。听他说完这句话时我就有点理解了,是啊,没有以自我认可为目的的生活,又有什么可以阻止它慢慢滑向悬崖的另一侧呢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我的自我认可很大一部分来自两部电影——《搏击俱乐部》和《三傻大闹宝莱坞》: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具体解释就是我不想也没有必要活成别人眼中的自己。像别人一样告诉自己先买车、后买房、再结婚?这都是自己作,一辈子忙忙碌碌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而活呢?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是很开心吗?

而现在我的想法好像有了些许的改变:在社会福利好的发达国家,也许公民是真的可以做到我梦想的这样:看起来不求上进,赚到钱就花,遇到热爱的事情就去做,一辈子都过得很开心、很舒服。但是在中国不行。

想成为自己、为自己而活当然没错。这也是电影想告诉我们的,但电影没有告诉我们的是,今天的自己是自己,明天的也是。十年后,三五十年后的都是自己。对于「自己」来说目前所有的选择都是自由的,可以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事,也可以按部就班地选择自己应该做的事。仅需记住目前做出的选择所造成的千差万别也是未来的自己所必须接受的。在中国如果按照我之前的那种想法去选择,可能并不会让三十年后的自己开心。当然,这种选择不能说是错的,更不应该被批判,只是说我们在自己没想清楚的时候可能会选择了以后的自己不想要的未来。

写到这忽然有点明白卢梭的那句「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中的意味了。


关于我 21 岁的谈人生瞎扯淡就在这里告一段落了。确实,我没有像去年那样在全文中都很明确的表达出一个观点并以此作为我接下来一年生活的座右铭。反而是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但我想,相比去年,这个答案确实更好了——因为得出这个答案我思考得更全面了。或许我需要像阿甘一样,连续奔跑三年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奔跑。谁知道呢,也许我明天就想明白了,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译文:人呐,就都不知道(命运),自己就不可以预料)。

用杨绛答复别人回信作为结尾吧: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你们啊,还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啊不好意思,皮了一下,是下面这句: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最后,二十一岁快乐。

送给自己。

写给 21 岁的自己

https://blog.itswincer.com/posts/d9253d8c/

作者

Wincer

更新于

Aug 31, 2018

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1. Mar 21, 2018

    没有希望的事儿,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2. Aug 29, 2017

    写给 20 岁的自己
  3. May 31, 2023

    离职,三年未满
  4. Feb 7, 2023

    2022 年终总结
  5. Feb 10, 2020

    我的学生时代(大学篇)
  6. Jan 1, 2020

    2019 · 终焉